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基差定价 期货成避险利器 [ 摘要]粕类期货上市以来!

基差定价 期货成避险利器 [ 摘要]粕类期货上市以来

时间:2025-05-10 16:53:57 来源:艺境云舍 作者:焦点 阅读:373次

  [ 摘要]粕类期货上市以来,基差国内现货市场逐步认同了“远期基差+菜粕(豆粕)期货价格”的期货器销售与定价方式。

  在严峻的成避市场环境下,如何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险利实现公司的基差有序健康发展,成为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期货器难题。

  传统经营模式中,成避企业对原料的险利采购采取价格低时多买、高时少买的基差策略,争取将全年的期货器原料平均采购价格保持在一定水平,但操作难度存在两种风险,成避即在价格低时,险利大量采购原料会占用资金,基差同时还占用厂库库存,期货器原料损耗较大;在价格高时,成避尽量控制原料采购数量会对生产造成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为此通过控制原料数量的采购方式来控制原料价格效果较为有限。

  “现在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调整采购和销售,做好库存管理;二是参与期货交易,看能否在期货市场对冲一些风险。”一位大型粮油企业风控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油厂为例,其采购都有很周密的计划,一般都会综合参考期现市场行情,如果期货市场对应的远期成本亏损,就会减少采购,如果有利润的话就会增加采购。

  而据了解,粕类期货上市以来,国内现货市场逐步认同了“远期基差+菜粕(豆粕)期货价格”的销售与定价方式。

  “豆粕出现基差交易已经好几年了,菜粕的基差交易去年起开始走向市场,饲料企业通过和油企或贸易商订立基差合同,采取在期货盘面点价的方式可以锁定粕的成本。”蒋倩倩告诉记者,本年度以来,双粕的期货盘面一直呈现近高远低格局,通过订立基差合同提前锁定远期粕的价格的采购方式今年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就有通过去年四季度订立基差合同,目前提货但成本仅在3350-3400元/吨左右的豆粕现货。

  “基差定价的操作,实际上是套期保值。”韦蕾告诉记者,当前油厂亏损,大部分企业做了卖出保值,不过饲料厂还是存在期货价格上涨风险,建议饲料厂对部分预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买入套保以规避风险敞口。

  蒋倩倩同时指出,基差合同和期货买入保值在饲料企业中用于避险的应用比较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基差合同订立之后如果没有及时盘面点价,期价上涨过快,期现价差回归后企业将亏损掉基差部分的价格。期货买入保值则存在交割不便的风险,从经验上看,参与交割的交割库并不多,也就是企业在买入保值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在较近的交割库拿到货。

标签:期货价格|定价方式|期货买入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不可忽视的沙门氏菌:夏秋季为感染高峰期,儿童感染占比较高
  • 福建漳州:建立医疗器械风险会商机制
  • 北京丰台成立食安小卫士志愿小队
  • 澳大利亚发布公告,对多项食品标准进行修订
  • 崩坏星穹铁道失控任务触发机制详解与高效解锁流程全攻略
  •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质量把控要点(一)
  • 充电赋能促振兴!增城区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班
  • 海南砂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一)
推荐内容
  • 61.0%受访家长希望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得到有效补习辅导
  • 中信博宿松产业基地举行开幕盛典 宿松新闻网
  •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高州市举办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班
  • 食品法典委员会建议巧克力中镉含量限制
  • 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受青睐说明什么?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